认罪悔悟 围观“访民”称“被当枪使了” 周世锋表示,他已经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,“我认罪”。周世锋说,锋锐律师事务所存在违法之处,都是“血的教训”,作为律师事务所的主任,他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”。 翟岩民说,在很多访民心里,律师是主心骨,“他们觉得律师做的是正确的,所以跟着律师去”。而律师要想炒作案件,也离不开这些访民的现场“围观”。 1966年出生的刘星在包头打工时因工钱问题发生纠纷,他认为法院没有判决对方赔他钱,从2002年开始上访。从黑龙江建三江事件开始围观,去过长沙、郑州等地围观一些敏感事件,并认识了翟岩民,逐渐成为围观访民的骨干。 7月15日晚在潍坊看守所接受记者采访时,刘星说他当时跟着到处瞎跑就是想到没去过的地方转转,“当游玩一样”,另外一种想法,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,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。刘星告诉记者,在很多围观事件中,翟岩民只是告诉他去哪里,跟谁联系,做什么,但一旦涉及到钱和更深层次的其他目的,翟岩民并不会告诉刘星,“让我别管”。刘星说,他是稀里糊涂当了这么多年的“炮灰”,“把前后的事串起来一想,我就是被人当枪使,我就是别人的子弹”。刘星说,在庆安事件中,翟岩民就骗他和一些访民,说打死的是访民,你们访民应该去,刘星就去了。 刘星表示,他现在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,对于此前干过的事“很后悔”,他希望其他访民能引以为戒,有什么诉求用合法、正当的途径表达。 来自新疆哈密市的宁某,也多次参与围观敏感事件,包括庆安事件、苏州范木根案等。和很多访民一样,宁某对这次潍坊的事件并不清楚,“不光我不清楚,大部分都不清楚”。宁某说,他现在也知道“被别人当枪使了”,今后绝对不会再参加这种围观。56岁的天津访民郑某也说,“他觉得自己被人耍了”。 在潍坊这次事件中,有几个人根本不是访民,如来自河北保定的李某,就是为了挣钱才去凑热闹。来自杭州的张某并不是访民,她声称自己是为了“追求真相”。但她表示,通过这次事件,也发现容易被利用,“被网络上的一些言论忽悠了”。张某承认自己以前的法律意识淡薄,“我所做的跟我想要达到的目的背道而驰”。 其他问题 “公益”募捐账目不清 除了庭内闹庭、庭外和网上炒作,这些人还以声援律师的名义募捐,作为组织访民到现场声援造势的经费。但据调查,这些捐款使用混乱不清,甚至流入个人腰包。 张某就认为吴淦的网上募捐账目不清,从最初的邓玉娇案到庆安事件等,吴淦每次对捐款的使用都不明不白,每次追问钱款的使用和去向问题,吴淦“从来都没有正面回答”。 |